扶桑苏醒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淮安城守将周彪闻讯,如坠冰窟!刺杀失败,暴乱被血腥镇压,扶桑没死……这意味着他的末日到了!他像热锅上的蚂蚁,试图销毁证据,联络太子的人寻求庇护。
然而,司无妄的动作更快,更狠。
在扶桑还不能下床的第三天,一队由陈锋亲自率领的、如狼似虎的扶桑亲卫,首接闯入了周彪的府邸。没有任何审问,没有任何废话。陈锋手持扶桑的宝剑,当着一众吓傻的仆役和亲兵的面,以“勾结乱匪、谋害钦差、煽动暴乱、意图谋反”的罪名,将面如死灰、连辩解都来不及的周彪当场格杀!人头悬挂于淮安城门示众三日!
雷霆手段,震慑西方!
消息传回被禁足的东宫,太子李琰气得砸碎了书房里所有能砸的东西,却也感到一股彻骨的寒意。周彪是他最后一把能用的刀,如今这把刀不仅断了,还反噬其身!扶桑没死,还以如此酷烈的手段清除了他的爪牙,下一步……父皇会如何处置他?他仿佛看到自己储君之位崩塌的倒计时。
七皇子李昀的登场与交易的阴影
江南局势在“扶桑”的强力手腕下迅速稳定。赈灾有条不紊,重建开始进行。扶桑的威名在江南灾民中更盛,甚至流传起“扶桑将军重伤昏迷,英灵不散显圣平乱”的神话。
蜀帝在帝都接到一份份捷报,焦灼的心情稍有缓解,但看着太子送来的苍白无力的“申辩”奏章,再看看吴王李恪重伤昏迷、随时可能不治的消息,一股巨大的疲惫和无力感笼罩着他。朝中无可用之将,膝下无可靠的子嗣……蜀国的未来,一片晦暗。
就在这时,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身影,出现在皇帝的视线中——七皇子李昀。
李昀的生母惠妃当年因皇后(太子生母)打压而郁郁早逝,李昀自身也因体弱多病,常年深居简出,在宫中如同隐形人。他此次出现,并非主动,而是源于一次“意外”。
皇帝因江南事头痛,在御花园散心时,无意中走到偏僻的兰芷轩附近,听到一阵清越平和的诵经声。循声而去,只见一个身着素净青衣、身形略显单薄的年轻皇子,正跪在一方小小的佛龛前,虔诚地为江南灾民和重伤的皇叔吴王祈福。他面色苍白,神情却异常宁静专注,诵念的经文带着悲天悯人的情怀。
“江南水患,生灵涂炭;皇叔遇刺,国本动摇。信男李昀,诚心祈佑:愿天降甘霖,解黎民倒悬;愿皇叔安康,社稷得安;愿父皇圣体康泰,少些忧烦……”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真诚。
皇帝的脚步顿住了。他看着这个几乎被自己遗忘的儿子,听着那饱含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亲人伤痛的忧虑、以及对父亲关怀的祈愿,疲惫冰冷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小小的、温热的石子。
“昀儿?”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李昀似乎吓了一跳,慌忙起身行礼,动作间带着久病的虚弱,眼神清澈却带着一丝怯懦:“儿臣……拜见父皇。不知父皇驾临,惊扰圣驾,儿臣死罪。”
皇帝看着他苍白却清秀的脸,那眉眼间依稀有其生母惠妃当年的温婉,心中涌起一丝迟来的愧疚和……一丝微弱的希冀。这个儿子,似乎……有些不同。
“你在为江南和吴王祈福?”皇帝走近,目光落在佛龛上简单的贡品上。
“是……儿臣无能,身居深宫,不能为父皇分忧,只能……日日在此诵经,祈求上苍垂怜,护我蜀国子民,佑我皇叔平安。”李昀低着头,声音带着真挚的难过。
皇帝沉默良久,最终只是拍了拍李昀瘦弱的肩膀:“你有心了。” 他转身离去,心中那关于储位崩塌的焦虑,似乎被这意外的温暖冲淡了一丝。也许……天家血脉,并非全然凉薄?
然而,皇帝没有看到,在他转身离去后,李昀缓缓抬起头,望向皇帝背影的眼神。那眼神里,方才的怯懦和悲悯如同潮水般褪去,只剩下一种深沉的、近乎冰冷的平静。他微微侧头,对着佛龛后阴影处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阴影中,一个如同幽灵般的老太监无声无息地退下,袖中似乎捏着一个造型奇特的、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物,一闪而逝。
(http://www.xiazhiwx.com/book/BTJtJ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