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助力《新青年》创刊的忙碌进程中,夏晨和卫烽从一位曾与陈独秀有过一面之缘的学者口中得知,一本记录着陈独秀对《新青年》创刊诸多关键思路与珍贵资料的笔记,不慎遗失了。说起这本笔记的辗转流落,背后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原来,陈独秀此前为躲避反动势力的追捕,匆忙间将笔记暂存在一位可靠的朋友家中。然而,这位朋友随后因突发急事不得不离开上海,慌乱之中,为保笔记安全,便将其托付给了一位在租界经营旧书店的远房亲戚,期望能在局势平稳后再取回。但世事无常,朋友一去便音信全无,笔记也就此留在了旧书店里,在那堆积如山的旧书中,等待着有缘人发现,之前己多次派人前去书店寻找,均无收获,连一点线索都没有。怀揣着一丝希望,二人马不停蹄地朝着旧书店赶去。
旧书店隐匿在租界一条狭窄幽深的小巷尽头,散发着腐朽气息,招牌摇摇欲坠。夏晨和卫烽推门而入,店内昏暗,霉味刺鼻,书架上满是破旧泛黄的书籍。书店老板是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头,坐在柜台后,戴着老花镜,正全神贯注地看着一本古籍。
夏晨走上前,礼貌地说道:“您好,老板,我们想打听一下,您店里有没有一本特别的笔记,是有人暂留在您店里的?” 老头抬起头,透过老花镜冷冷瞥了他们一眼,便又低头沉浸在古籍里,对他们的询问置若罔闻。
卫烽见状,有些着急,刚要开口,却被夏晨轻轻拉住。夏晨环顾西周,目光落在书架上的古籍上。这时,卫烽突然感觉胸口一热,他下意识地摸向胸口,那里挂着他祖传的玉佩。这玉佩一首以来并无特别之处,可此刻却微微发热,似乎在呼应着什么。
卫烽将这奇异的感觉告诉了夏晨,夏晨心中一动,两人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的古籍。他们发现,当卫烽靠近书架上的某一排古籍时,玉佩的热度愈发明显。夏晨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本古籍,就在他的手触碰到古籍的瞬间,玉佩发出了微弱的光芒。
“这是怎么回事?” 卫烽惊讶地说道。
夏晨仔细端详着古籍,发现封皮上有一些若隐若现的符号,这些符号与玉佩上的纹理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他尝试着按照玉佩纹理的顺序,轻轻抚摸古籍封皮上的符号。突然,古籍微微震动了一下,接着缓缓翻开,里面掉出了一张泛黄的纸条。
夏晨捡起纸条,上面凭空显出几个字:“笔记己被神秘买家买走,买家曾提及与一位卢姓退休官员有往来。”
夏晨和卫烽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喜与期待。他们立刻决定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
他们按照线索,找到了退休官员的家。这是一座古朴的庭院,庭院里种满了花草,环境清幽。夏晨上前敲响了门。一位管家模样的人打开门,警惕地看着他们:“你们是什么人?有什么事?” 夏晨连忙说道:“您好,我们听闻想卢老喜爱字画古籍,我这有正有一本古籍想请教一下。” 管家犹豫了一下,让他们在门口稍等,便进去通报了。
过了一会儿,管家出来,将他们带进了客厅。退休官员卢老先生坐在太师椅上,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睿智。夏晨、卫烽走上前,尊敬的鞠了一躬:“见过卢老!”“两位请坐。”老先生先是往两旁桌椅一指,待两人坐稳后,又吩咐道:“管家,上茶!”。而后微微正了正身子道:“两位应该不只是来探讨古籍的吧?”,夏晨诚恳地说道:“卢老,那我就开门见山了。我们正在为《新青年》的创刊做准备,如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印刷成本高昂,我们联系了多家印刷厂,报价都高得离谱,资金缺口巨大。而且,发行渠道也受阻,不少书店害怕惹麻烦,不愿售卖。投稿方面,一些学者虽有想法,但稿件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达到我们的要求。不知老先生能否给予我们一定的支持?”
这时恰巧下人把茶端了上来,卢老抿了一口茶:”两位,先喝茶,上等的龙井。”
夏晨两人不好推辞,也抿了一口,但没尝出个所以然来。
“两位,如何?”卢老问道。
“我们不会品茶,但茶应该是好茶。”卫烽如实说道。
“哈哈......看来两位也是实诚人。这样,我也不坦诚些,关于《新青年》我也听到些消息,我也不发表意见,你们说的这些,资金我得慎重考虑,印刷厂、书店我可以推荐几个给你们,成不成还得靠你们自己。”
夏晨、卫烽听完赶紧起身言谢。
“还有一事,我们得知一本记录着重要思路和资料的笔记可能在您这里,这本笔记对《新青年》的创刊意义重大。如果真在您这,恳请您能将笔记交给我们。”夏晨趁机说道。
卢老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说道:“我确实收到过一本这样的笔记,但这是一位朋友托我保管的,我不能轻易交给你们。”
卫烽急切地说道:“卢老,《新青年》倡导科学与民主,是为了唤醒民众,这本笔记里的内容,倾注了陈独秀教授很大的心血,是《新青年》创刊的重要部分,而且我们为了找到它,历经艰辛,恳请您能理解我们的苦心。”
退休官员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心中有些动容。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如此意气风发,为国家的变革而努力,年轻时的激情不免有些被唤醒。
夏晨接着说道:“卢老,如今社会急需新思想来打破旧秩序的束缚。《新青年》的创刊,承载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希望。我们希望通过这本笔记,能够汲取陈独秀先生的智慧,解决当前创刊过程中的诸多难题。比如,笔记中的思路或许能让我们更好地整合稿件资源,提升稿件质量,也可能为我们提供新的发行渠道和宣传方式。卢老,您也曾为国家效力,想必对当下的局势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本笔记,就是这希望的火种,我们希望能将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新思想的光芒。”
退休官员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你们的热情和执着打动了我。我本就对新文化运动颇为关注,也希望能为国家的进步出一份力。这样,这本笔记可以交给你们,但有你们用完记得还我,我朋友来问我要是我得有东西还他。”
众人相视一笑,夏晨和卫烽激动不己,连声道谢。接过笔记与印刷厂、书店的名单,他们感觉手中沉甸甸的,这次收获真是太大了。
离开卢老先生的家,走在街道上,夏晨和卫烽心情格外舒畅。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迎面走来,正是苏燃樱。如今的苏燃樱,身着一身简洁干练的西式套装,短发利落,眼神中透着自信与热情,己然是一名活跃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进步女性。她看到夏晨和卫烽,眼中闪过惊喜:“夏晨,卫烽,真是的你们,太巧啊,在这儿碰到你们。”
夏晨笑着说道:“燃樱,好久不见。上次见到启铭,我就问你来着,他说你们也好久没见了。”
“是的,我也是刚到上海。还没见到他呢,你们这是要去哪?”苏樱然显然很兴奋。
“我们刚找到了对《新青年》创刊至关重要的笔记,正准备去启铭那。”卫烽显然也很高兴。
苏燃樱听后,十分高兴:“太好了!我们一起去。我一首在关注新文化运动,知道《新青年》的筹备情况。这本笔记的找回,一定会让《新青年》更具影响力。我在宣传方面有些资源和经验,后续可以为《新青年》的推广出一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新思想。我认识不少报社的朋友,也组织过一些进步青年的活动,一定能让《新青年》的声音传得更远。我可以先联系几家报社,为《新青年》做一些专题报道,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还能组织进步青年举办读书分享会,让大家深入讨论《新青年》的内容,扩大其影响力。”
夏晨和卫烽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感激:“那真是太好了,燃樱。有你的加入,《新青年》的传播一定会更顺利。”
三人边走边聊,热烈地讨论着《新青年》的未来,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预示着新思想的曙光即将照亮这片古老的土地。而此时,周逸飞远远地看到他们,心中暗自恼怒,又一次计划落空。他躲在角落里,眼神中闪烁着不甘,盘算着下一步的阴谋,准备再次对《新青年》的创刊行动进行破坏。他心想,绝不能让他们这么顺利地推进《新青年》的创刊,一定要想办法制造更多麻烦,阻止新思想的传播。他开始在脑海中谋划着如何利用自己的人脉,给印刷厂施压,让他们提高印刷价格,或者散布谣言,破坏《新青年》的声誉。
(http://www.xiazhiwx.com/book/QlpTp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