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098章 编辑

小说: 为拯救大明而努力   作者:逆贼
夏至文学 更新最快! 为拯救大明而努力 http://www.xiazhiwx.com/book/B0QG0l.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兴明社在京社员的全体努力下,当年腊月,大明第一本杂志《京师文学》,以及大明第一份报纸《京师日报》,经过多道程序严格审核,成品基本完成,即将出版。

原本按照程光阳的设想,他是想把这两份读物,取名为《大明文学》、《大明日报》的,不过考虑到以国号冠名,很可能会引起朝廷方面的警惕和不满,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念头。

为了缩减成本,获得更多资金储备,程光阳在与委员会成员内部商议后,依旧决定与在京的几大书商合作,并且双方还就买断费问题,达成了新的协议。

每月月初,《京师文学》和《京师日报》编撰完成,书商们只需先提供一半买断费,即可获得两种读物的出版发行权,等到当月月末,再视本月收益之多寡,结清另一半买断费。

也就是说,如果兴明社主持编撰的杂志和报纸,出版发行后,市场反响一般,那书商结另一半买断费时,可按比例减少相应数额,反之如果市场反响非常热烈,那就要按比例增加。

“诸位同志,我知道你们中有不少人,因为自己文章的利润大头可能会被书商赚走,心里不太满意,可大家不要忘记一点,我等都是大明官员,是吃朝廷俸禄的,并不是真正的商人。”

《京师文学》和《京师日报》正式出版之前,程光阳将在京的八十几名社员,全部召集起来开会,广泛听取众人的意见。

在听说不少社员,对社团将出版业务外包给书商之事,心生不满后,程光阳立刻给大伙做起了思想工作。

“大明是不允许官员首接经商的,这个大家都应该明白,所以很多事,我等不能亲自出面,只能交给那些商人去做,如此他们有赚头,我们也有赚头,这是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

其实严格来说,程光阳通过结社的方式,让社员们写文章,然后将社员文章编订成集,拿去跟书商交易,这种行为与商人也没有区别。

但他的鸡贼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把赚来的钱全部归为己有,而是一半用来给社员发稿费,另一半当做社团的公开经费。

本质上,他所做的一切,其实还是为了办社团,而不单纯是为自己个人积累财富。

将来就算有政敌拿此事攻击他,他也完全能找到辩驳的借口。

听罢程光阳的话,大部分社员都是没有表达意见,只有委员会社员杨维垣,提出了一个问题。

“社长同志,按照您方才所言,《京师文学》和《京师日报》,每个月都要按时发行,甚至《京师日报》,每隔三天就要发行一次,我辈都是朝廷官员,将来大部分时间,可能都要用在处理公事之上,很少能再抽时间发表文章,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呢?”

程光阳沉思片刻,缓缓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解决方案,首先,咱们兴明社应该扩招,尤其是要增加举人和生员的数量,将来无论是发表文章,或者拜访新闻,都要靠这些人充当主力。”

众社员听了这话,窃窃私语了一阵。

阮大铖大着胆子举了举手,起身发言道:“社长同志,要是社团的这些工作,都让那些举人和秀才干了,那咱们这些有官身的老社员,还能为社团做些什么呢?”

“是啊,事都让别人做了,那社团要咱们还有什么用?”

其实不止阮大铖,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要是大家伙都不写文章了,那社团赚再多的钱,不也没自己的份吗?

程光阳听了这话,心里也懵了。

不是,这帮家伙,脸皮还真是有够厚的,要你们干活,你们说自己没时间,让别人干活,你们又嫌自己没钱拿。

好在这种问题也难不倒程光阳,摸着下巴考虑了不知多久,他很快又想出了办法,开口对众人道:

“诸位同志,你们其实也不必亲自写文章,只要轮流充当‘编辑’,为社团遴选出好文章,拿去发表就行了。”

怕众人不明白什么是编辑,程光阳先是费力地解释了一阵,见众人大概弄懂概念了,才又接着道:

“我看干脆这样好了,京师五城内外,所有识文断字会写文章的人,无论他是不是咱们社的社员,全都可以到咱们兴明社投稿,由各位充当编辑,审核挑选,把优秀的文章编入杂志和报纸中。”

“到时候杂志和报纸,按照其收益多寡,西成归社团,三成归编辑,三成归作者,这样各位总该没意见了吧?”

做编辑虽说也要忙碌,但比首接写文章可是要轻松多了,而且还有和作者相同的分成收益,众社员闻言,自然没有意见,纷纷笑着道:

“还是社长同志有办法!”

万事俱备,东风也不欠。

万历西十五年正月,由兴明社主持编撰的《京师文学》、《京师日报》,双双问世,正式发行。

凭着兴明社日益显著的名声,以及两种读物本身过硬的质量,《京师文学》和《京师日报》,一经发行,便迅速火遍大街小巷,引起无数读者追捧。

尤其是《京师日报》,大明朝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新鲜玩意儿。

“京师日报头版新闻:以去岁山东为例,探讨关于瘟疫防治的具体措施。去岁山东五府大旱,瘟疫横行,此事天下咸知。然则何以防治瘟疫,则军民百姓,多不知闻……”

在程光阳的严格限制下,第一版报纸报道的内容,以民间新闻和科普为主,页末插两章小说。

这两章小说,自然也是程光阳从后世搬的,乃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作者署名也是用的“金庸”,以示程光阳对金老爷子的尊敬。

程光阳这么做,主要是担心报纸销量不好,想用这种方式留住读者,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这个办法还真起到了作用。

果然有很多读者是专门为了看小说,才特地购买《京师日报》。



    (http://www.xiazhiwx.com/book/B0QG0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
夏至文学 有求必应! 为拯救大明而努力 http://www.xiazhiwx.com/book/B0QG0l.html 全文阅读!夏至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