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节 重担在肩守观城
清微观后山闭关洞外,晨雾还未散尽,王凡踏出洞口的身影带着几分凝重。闭关三月突破引气入体后期的喜悦,很快被山洞外弥漫的肃杀之气冲淡——远处山脚下,流民队伍正沿着蜿蜒的山道缓缓蠕动,他们褴褛的衣衫在风中翻飞,宛如一片片破碎的战旗,诉说着乱世的凄凉。
“师父!”赵铁柱快步迎上来,腰间的斩马刀缠着新换的布条,却依旧残留着褐色的血迹,“昨日又有三股流寇在十里外徘徊,观里新收的流民己经超过五百人,存粮怕是撑不过半月。”他身后,几个弟子正带着流民搬运修缮观墙的石料,粗重的喘息声混着石料摩擦的声响,在寂静的山谷里格外刺耳。
王凡望着忙忙碌碌的人群,眉头紧锁。他先是走到存放粮食的仓库,仔细查看了粮仓的储量,在心中快速计算着分配方案。随后,他脱下道袍,露出里面沾着草药汁的粗布短打,对负责后勤的弟子说道:“把存粮分成三等,老弱妇孺每日两碗稀粥,青壮劳力一碗半,再把后山灵田的二等灵米按十分之一的比例掺进去,记得用石磨碾碎,别让人看出端倪。”他深知,在这乱世中,灵米不仅是珍贵的修炼资源,更是能引发纷争的祸根。
安排完粮食问题后,王凡带着几个熟悉农事的流民来到东边山谷的向阳坡地。他指着土地,结合东汉常见的耕种知识说道:“这里土质疏松,先挖沟,把草灰和牲畜粪便填进去做底肥,然后再翻土。”他从怀中掏出用布包裹着的红薯藤和玉米种子,谎称道:“我偶然从一位云游高僧那里得到了这些西域奇种,产量极高,大家按我说的方法种,定能收获不少。”
处理完这些事务,王凡才带着赵铁柱来到演武场。破损的符箓阵旗早己被换下,新制的旗帜上,云纹符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隐鳞军的士卒们正在操练,他们的招式比起三月前更加娴熟,但王凡用观气术一扫,发现不少人气息虚浮——那是长期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留下的隐患。
“从今天起,每日操练减半,分出人手开垦荒地。”王凡捡起地上的木剑,在沙土上画出简易的农田分布图,“东边山谷有块向阳坡地,让懂耕种的流民去试试,种些红薯和玉米。”作为穿越者,他清楚这些高产作物能在关键时刻救人命,但又不能解释来源,只能谎称是在古籍中偶然发现的“西域奇种”。
正说着,听风卫的弟子急匆匆跑来,呈上一封密信。王凡展开信纸,脸色瞬间阴沉——信中说,玄阴宗在泰山深处的活动愈发频繁,更有传言称他们与袁绍的势力有了勾结。联想到闭关时通过“因果溯源符”看到的祭坛画面,他心中警铃大作。
“铁柱,你带二十人乔装成商队,去泰山脚下的石泉镇。”王凡取出一枚刻满符文的玉哨,“遇到紧急情况,吹响这个。记住,千万不要暴露身份,重点盯着往来的灰袍人和运送硫磺的车队。”他知道,玄阴宗若要启动上古邪阵,必定需要大量助燃物和特殊材料。
赵铁柱离开后不久,外面突然传来喧闹声。王凡皱了皱眉,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只见几个豪族打扮的人正与守观弟子争执。为首的中年男子腰间玉佩雕着精美的饕餮纹,身后随从抬着几口朱漆木箱,却个个眼神闪烁,头顶气运呈浑浊的暗黄色。
“王观主闭关三月,果然是在酝酿大计划!”中年男子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我等听闻清微观广纳流民,特来相助。不过嘛……”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院内忙碌的人群,“听说观主有能让人强身健体的仙术,不如与我等家族分享分享?”
王凡心中冷笑,这些豪族平日里对清微观不闻不问,如今见流民增多势力渐长,便想分一杯羹。他不动声色地笑道:“不过是些调理气血的土方子,登不得大雅之堂。倒是几位带来的物资,不如先送去救济流民?”他一边说,一边装作不经意地靠近木箱,余光瞥见木箱缝隙里露出的一角黄纸,分明是玄阴宗的符纸样式,心中顿时警惕起来。
王凡脸上依旧带着笑意,继续说道:“既然几位如此慷慨,不如在观里多住几日?正好我近日从古籍中参悟出一套‘流云步’,还未完善,想请各位一同斟酌一二。”他故意强调“古籍参悟”,同时暗中运转观气术,看到这些人头顶气运突然剧烈波动,显然是被他的话惊到了。
当晚,王凡不仅在自己的房间内布置下“锁魂阵”,防止对方突然偷袭,还在豪族居住的院落周围悄悄埋下预警符,并安排了可靠的弟子轮流值守。他坐在房间内,对着烛火思考应对之策:如果豪族真的与玄阴宗勾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清微观的传承,还是另有图谋?
另一边,赵铁柱带着小队踏上了前往石泉镇的路。夜色中,他握着玉哨的手微微发汗,回想起师父临行前的叮嘱,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危险,也要为清微观探出虚实。而此时的清微观内,王凡正对着星空推演气运,他知道,在这乱世中,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死,而他必须像走钢丝一样,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为清微观谋得一线生机。
(http://www.xiazhiwx.com/book/xpQxpp.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