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节
劫火映目明本心,魔影惊心定宏愿
暴雨初歇的青州大地弥漫着腐肉气息,王凡站在清微观最高处的望楼,手持单筒望远镜——这是他用观内铜器和水晶边角料赶制的"千里镜",此刻镜片里映出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二十里外的官道上,数百名黄巾军正纵马劫掠流民车队,老妪的白发沾满泥浆,孩童被倒提着扔进火堆,冲天火光中,修士打扮的黑袍人正在收集死者飘散的生魂。
"师父!那些畜生又在屠村!"赵铁柱攥着刀柄的手青筋暴起,少年脸上还残留着前日 battle 的血痂,"咱们带弟子杀过去吧!"观内弟子们闻言纷纷请战,腰间新制的符箓剑发出嗡嗡鸣响。王凡却缓缓放下望远镜,掌心的《天机卷》残页突然发烫——上面模糊的字迹浮现出"尸山血海,道心蒙尘"八个血色小字。
三日前布置防御阵法时,王凡曾收到张梁密信,说张宝麾下的"地公军"彻底魔化,专以百姓生机为食。此刻亲眼目睹,他才真正理解何为乱世之恶。远处村庄传来的哭喊声中,他分明听见气运撕裂的尖啸,那些无辜者消散的生机,竟化作缕缕黑气汇入天际的魔云。
"备马。"王凡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得像淬了冰,"带二十名弟子,我们救人。"他特意挑选了修习过"渡厄咒"的弟子,这种改良后的符箓术能净化魔气,只是极为耗损灵力。临行前,他将新制的"锁魂铃"分给众人:"见到黑袍人,先打碎他们收集生魂的法器。"
队伍疾驰至官道时,惨剧己近尾声。黄巾军正在分食百姓行囊,几个魔化士卒徒手撕开村民胸膛,掏出尚在跳动的心脏首接生吞。王凡强压下翻涌的恶心,甩出三张"定身符",金光闪过,十几名黄巾力士僵在原地。然而诡异的是,这些魔化者竟开始自相残杀,皮肤下钻出黑色触手相互绞杀。
"小心!他们体内有魔虫!"王凡话音未落,一名弟子己被触手缠住脚踝。他挥剑斩断触手,却见断口处喷出绿色毒雾。紧急时刻,他咬破指尖在剑上画出血符,剑身顿时燃起金色火焰,将毒雾灼烧殆尽。战斗中,他发现魔化士卒头顶的气运色团呈破碎的紫黑色,而黑袍人周身却萦绕着浓郁的灰气——这些家伙在刻意制造混乱,收集负面情绪。
正当弟子们解救幸存者时,黑袍人群中突然传来阴笑。为首者甩出锁链,卷起三名孩童抛向空中:"清微观主,你猜这些蝼蚁能活几个?"王凡瞳孔骤缩,运转"红尘劫运决",强行吸收战场混乱产生的气运之力。只见他周身金光大盛,掌心浮现出从《天机卷》参悟出的"镇魔印",印文所过之处,空间扭曲,锁链寸寸崩裂。
救下孩童的瞬间,王凡看到黑袍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对方显然没想到,在这灵气稀薄的东汉末年,竟有人能施展出如此威力的法术。"今日暂且放过你,清微观早晚是我们的囊中之物!"黑袍人丢下狠话,化作黑烟遁走。王凡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默默记下对方气息——这股带着腐肉味的魔气,与张角身上的如出一辙。
回程路上,获救的流民们跪地叩谢。王凡搀扶起一位瞎眼老妇,却在接触的瞬间,看到她头顶竟有一缕微弱的金色气运。原来即使在绝境中,人性的光辉也从未熄灭。这个发现让他豁然开朗:所谓因果气运,并非全由力量决定,善行积累的愿力,同样能成为对抗魔化的力量。
回到清微观,王凡立即召集弟子。他在沙盘上画出青州势力分布图,用朱砂标记出魔化黄巾的据点:"我们要建立'护民哨站',每个村落安排观内弟子驻守。"说着,他取出新研制的"传讯符","一旦发现魔气异动,立刻通知周边哨站。"
赵铁柱挠挠头:"师父,可咱们人手不够啊。"王凡目光扫过观内正在疗伤的百姓,其中不少青壮汉子眼中燃起复仇的火焰:"愿意留下的,我们教他防身术。记住,对抗魔化最好的武器,不是符箓,而是人心。"他特意加重语气,这句话既是说给弟子听,也是提醒自己——在这乱世中,坚守本心比任何法术都重要。
深夜,王凡独自来到灵气节点处。他尝试用"红尘劫运决"引导气运,却发现当心中想着护佑百姓的念头时,灵气流动竟比平日顺畅数倍。更神奇的是,远处村庄方向飘来丝丝缕缕的金色光点,融入他的丹田。原来,当善行积累到一定程度,百姓的信任与依赖,真的能化作修行的养料。
此时,《天机卷》残页再次发烫,浮现出新的预言:"以仁为种,以善为土,道种方成。"王凡握紧残页,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他终于明白,引导黄巾走向正轨的关键,不在于武力压制,而在于重建人心。而清微观,将成为这乱世中守护人性光辉的最后堡垒。
(http://www.xiazhiwx.com/book/xpQxpp.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