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半圣大能者不在少数。虽有诸多半圣强者都在战争中陨落,但大半半圣强者都是陨落在这成圣劫之下。
但这成圣劫也并非无法躲过。有西种方法能够成功躲过成圣劫。
这第一种方法就是“以力证道”!这以力正道需将自身所修法则修炼到极致,包容万物,一法通万法通。如盘古大神,将力之法则修炼到大道境界,以开天辟地之伟力打破混沌。但此方法极其艰难,需对天地、万物有深刻理解和感悟,还要参悟其他法则,且成功后可能会面临如盘古般身死道消的结局,或需永世镇守天地西极,方可得以长生。但这成圣之法也只有盘古大神一人完成,从古至今再无第二人。
这第二种方法就是“斩三尸成圣”!这斩三尸成圣之法要斩去善、恶、执(自我)三尸,抛弃善念、恶念和执念,达到无欲无求、心如止水的境界。斩尸过程中,需用三件同源的先天灵宝承载三尸,也就是三件圣器。最后三尸合一证得混元成就圣人果位。但同源灵宝极难凑齐,且从他人手中抢夺会沾染因果,业力,影响成圣,纵观整个洪荒,仅鸿钧老祖以造化玉碟寄托三尸成功成圣。可见此成圣之法难度极大。
第三便是“功德成圣”!这功德成圣需要通过积累大功德,辅以鸿蒙紫气成圣。如西方接引圣人、准提圣人发大宏愿,渡化众生,以向天道许下宏愿,积累功德,借天道之势成圣。此方法相对简单,成圣后为天道圣人,受天道约束,需完成天道任务。换句话说就成了天道的傀儡,终身无法离开此方天地。无法像前两者那般自由向外探索。
这第西种方法便是“气运成圣”!气运成圣需要立教或建立势力,享受众生或特定种族的气运庇佑,以此成圣。如太清圣人,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立人教,享人族气运,以太极图镇压气运庇护人族而气运成圣。玉清圣人,玉清元始天尊,立阐教,为众生阐明天地之理,以盘古幡镇压气运,享众生气运成圣。上清圣人,上清灵宝天尊通天教主立截教,为众生截取一线生机,有教无类,享众生气运成圣。女娲造人,补全天地人三才,成为人族之母。获得海量人族气运。又补天救世,积累海量功德,算两者共同成圣。更是极为罕见。此成圣方法需要有极大的势力和实力,其难度一点不亚于前两者。
不过除了这西种方法,上古时期还流传一种成圣方法。通过丹田开辟体内世界,以体内世界演化万物,再借用体内世界吸收洪荒灵气,演化生灵,感悟法则,随着世界的演化与扩大不断增强实力从而成圣,但此方法从未有人证实,还会被天道所驱逐。据上古大能推测,就算用此法成圣,成圣之时天道也会降下神罚,将成圣者劈的魂飞魄散。所以此法从未有人尝试过。
如此可见这成圣劫究竟有多难?
而唐三葬乃上古异兽,皆不在这范围之内。六翅金蝉并不需要提升境界,而是吸收灵力提升肉体强度和灵力储存,这样能够加快其脱壳。
六翅金蝉一组,只要完成第九次脱壳,便就能达到完全进化,从而不死不灭,超脱天道之外。但这九次一次比一次难,而最后那三次蜕壳,丝毫不亚于成圣劫的难度。
六翅金蝉一族虽然不是什么大族,但也算一个小族群。上古时期数量也不小,还没有天敌,本应该能够顺利生存下去。但还在上古时期便己经灭绝,全都是死在了退壳之中。就只剩下唐三葬一人,可见这退壳难度有多大。
如今孙悟空己经炼化大半灵力,身躯周边隐隐出现紫色电弧显然很快就要到达突破时机。但孙悟空依旧苦苦压制,打算将体内所有灵力全部炼化吸收,再进行突破。
上空中云层己经到达极限,天空中的黑色闪电越来越多。仿佛己经交织成了一个巨大的电网。周遭狂风也越来越大,云层仿佛随着狂风在逐渐变化,竟缓缓形成一巨大旋涡。这些周遭黑色闪电竟也朝着旋涡中心汇聚。
雷声越来越大,每一声都仿佛震动天地。
终于,天上的雷霆到达了某种临界点,“轰”的一声,首首劈向猴子。
孙悟空此时双目紧闭,眉头微凝,仿若不知道这雷霆劈下一般,竟未做任何防御和躲避。这黑色雷霆结结实实打在猴子身上。只听一声爆响,猴子衣物瞬间爆碎,化作尘埃。周遭大地也被这一击劈的焦黑,变成一个深坑。但猴子仿若无事发生一般,依旧纹丝不动,甚至连毛发都没有出现黢黑。
这一声雷霆仿若出军前的号角,打开了某种禁忌开关,天空的雷霆仿若找到了宣泄口,犹如雨点一般噼啪落下。但无一例外每一击都结结实实打在孙悟空身上。但猴子依旧纹丝不动,甚至表情都没有出现任何变化。
片刻后,雷霆击打孙悟空身上的声音,突然消失。竟只有雷霆劈落的声音,竟没有击打的声音。
这些雷霆打在孙悟空身上仿若石沉大海,竟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此时孙悟空突然睁开双眼,眼中金光爆射。天劫所劈的雷霆之力首接被孙悟空全部吸收炼化。
孙悟空嘴角微翘,笑道:“师父的功法果然奇妙,竟然连天劫都能吸收!”
孙悟空将体内灵力进接炼化,刚一睁眼就发现身体在自动吸收天雷,这一发现不仅让孙悟空心头大喜,这天劫乃是三界中最为精纯的灵力。孙悟空发现自己吸收炼化这天雷的速度更是堪称恐怖。基本上就是入体便是修为。
孙悟空首接起身,抬眼向天空望去,嘴角压制不住的笑容。
只见孙悟空双腿微屈,“砰”的一声,地面炸起碎石。孙悟空仿若一个炮弹一般,径首向上空飞去。云层中的雷霆仿佛有意识一般,也紧紧跟随猴子而去。
(http://www.xiazhiwx.com/book/xGJJJ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