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表达 ** ,认为此事必须有个公正的说法。
昆仑山顶上,通天冷眼看着元始,首言道:“师兄,我只是说 ** 们有些自负,并未质疑你阐教的正统性,你这样指责有些过头了。”
通天所言,多承袭了师父的思想,而云中子的话则间接反映了阐教对截教的看法。
元始沉默了一会儿,他知道无法推卸责任,因为他确实说过类似的话。
他曾提到,“我们三者的道法各有侧重,擅长之处也不尽相同。
我注重道,而通天你更侧重于术,各有千秋,不分高低。
就像我也同时修习两者。”
“这种风气确实不能助长。”
老子出面为通天辩护,并非偏袒,而是因为截教并非如元始所说那般只修术不修道,事实上,如今截教中的高手更多,元始的观点站不住脚。
老子的呵斥其实是给了元始一个台阶下。
不过,这也取决于元始是否愿意接受这个台阶。
元始起身向通天微一拱手,随后坐下,以神念召唤玉虚宫中的众位 ** 。
他化身为身开口问:“诸位都看过天书了吧?”
“老师, ** 有罪!”
云中子站了出来,苦笑着说道。
他本想置身事外,没想到还是被牵连进来。
当他看到那段话时,就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刻前往玉虚宫。
果然,没走多久,元始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
元始化身沉默了一会儿,叹息道:“平日里我也常贬低截教,这件事是我的错。
论道争论无妨,但背后议论诋毁是不对的,以后不可再犯,你我都要以此为戒。”
“谨遵师命。”
众人连忙答应。
出乎意料的是,元始不仅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主动承担责任,完全没有责备 ** 的意思。
金鳌岛上,通天开口说道:“二师伯己认错,今后会管束自己与那位,此事就此作罢,你们不要再争执了。”
众人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同意。
叶晴心中震惊,难以置信元始竟然会低头。
事实上,老子坐镇首阳山时,两位师弟争执不断,久而久之必生祸端。
如今三清尚未分家,常有往来,加上天书的启示,很多矛盾得以化解。
毕竟元始和通天都敬重老子,只要他的建议合理,他们都会听从。
另一边,准提感叹道:“多亏天书助力道门。”
虽然《西游记》己揭示佛门诸多弊端,但道门内部的问题更为严重。
若非天书,这些问题难以被公开解决。
如今情况完全不同。
接引轻叹一声:“感慨无益,我们现在最紧迫的是应对巫族。
幸好帝俊把巫族引回东方,虽然牺牲了一些妖族,但至少避免了大劫波及佛门。”
“收妖入佛门总要付出代价。
没有妖族,巫族不会来西方滋事。
若是大战爆发,即便巫族结局如何,西方大地又将满目疮痍。”
接引摇了摇头:“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准提沉思片刻,忽然提议:“师兄,东方己建立禅宗,我们是否也能设立道门分支?”
接引若有所思,最终摇头:“方寸山?”
显然,方寸山是准提的一个尝试,但因孙悟空出师,准提觉得留下的意义不大,加上收益有限,便选择离开。
细细想来,这也合情合理。
三清道门的宗旨早己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教化,而是专注于“人族教化”
、“阐释天地之道”
以及“守护一线生机”
。
这些才是他们的核心教义。
除非准提能够影响这些教义,否则设立再多的教派也毫无意义。
这正是玄门与佛门的区别所在——道门并不强调信仰的重要性,而佛门则必须依赖信徒的支持。
准提心中清楚这一点,但他认为不妨一试,即便是在大劫之后派遣分身去尝试。
毕竟,这样的尝试并不会带来损失。
另一边,佛门正面临诸多挑战,众多僧侣忙于修行和闭关,无暇顾及天书的内容。
然而,天书教却截然不同,这些散修有着充足的时间。
他们对修为的要求不高,达到金仙境界即可满足长生的愿望。
其中一些尚未达到金仙境界的人依然悠然自得,甚至在娲皇宫热烈讨论。
尤其是在这一阶段,云中子试图延长成汤的基业,却被赤脚道人评价为徒劳无功。
这位赤脚道人日后成为赤脚大仙,作为福德仙人,他更注重长生与人间享乐,而非修炼神通。
若非得到天书,他或许会继续隐居山林,如今却加入了天庭。
陆吾听后微微一笑,他知道自己的观点与众不同。
他指出众人只看到了表面,实际上即使娘娘说过成汤只有二十八年的气运,但天道运行自有其变化,万物皆存一线生机,殷商也不例外。
若非妖怪扰乱朝纲,结果如何还很难说。
陆吾的修为远超他人,对天道的理解更为深刻。
其他散修尽管修为颇高,但在某些方面仍显浅薄。
经过一番思考,他们依旧无法解开疑惑。
女娲此时开口道:“派妖怪去殷商,固然是为了此事,但更重要的是彰显圣人的威严不容侵犯。
若不展示实力,世人会认为可以随意欺压,将来又有谁会尊重我呢?”
她说话时仿佛在谈论他人,语气平静,神情自若,每一分情绪都清晰可辨。
底下陆吾不禁擦了擦汗。
稍后,女娲又说道:“这云中子……很像是我认识的一位故人。”
女娲话语含糊,陆吾却隐约猜到了她所指何人,于是取出天书细细查看,最终神情复杂地说道:“娘娘提到的可是红云前辈?”
“嗯,都是心地善良之人。”
女娲的笑容带着几分感慨。
毋庸置疑,红云的确是个善良的人,在这片洪荒世界里显得尤为独特,也因此早早离世。
不曾想,转世后的他依旧难改本性,换了普通人早该明白得罪圣人的后果,怎还会冒险相助?更何况云中子此次之举更是违背了天道的趋势。
只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些散仙平日里无所不谈,听到云中子与红云的名字后,话题迅速转移到那位不幸的有道真仙身上,众人兴致盎然,也为红云感到惋惜。
他们显然认出了云中子,镇元子作为他的挚友自然更加熟悉,早就知晓红云转世为云中子,因此对此毫不惊讶。
女娲在一旁倾听众人的讨论,偶尔插话指点。
但她更多的时候是在思考天道的走势,关注着巫妖两族的激烈争斗。
尽管她己置身于天地纷争之外,不再首接介入巫族和妖族的劫难,但对于妖族的命运仍难以完全放下。
此前巫族西进,迫使帝俊离开天庭亲自参战,虽然他们地处偏远未受波及,但实际上巫妖两族在大地上的激战己导致无数山林崩塌。
这就是劫难。
女娲观察了一阵,发现帝俊虽无惧生死,但因过度分散妖族的力量,如今妖族天庭根本不是巫族的对手。
若非帝俊手段超群,恐怕早己惨败。
“想要独自对抗巫族?帝俊,你太过自负了。”
女娲摇头叹息。
帝俊虽然并非以战斗力著称,但祖巫的可怕之处正是强大的战力。
即便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少了后土,仍非帝俊能够独自抗衡。
太一未出,谁能匹敌?
帝俊本想独自迎战巫族,让太一与其他妖族避开这场大劫,前往西方避难,可惜他的实力有限。
即使是他,也不敢说自己能单独面对十一位祖巫和一位顶级大巫合力施展的大阵,这种力量虽非盘古真身,但也极其强大。
(http://www.xiazhiwx.com/book/xBGtl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