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株葫芦藤实在令人畏惧。
接着,他的目光落在另一株灵根上。
这株通体火红、部分呈晴翠色的灵根显得有些怪异。
但慈航一眼便认出,那晴翠的部分正是玉虚宫的先天仙杏。
“怎可能……还能这样?”
慈航指着仙杏,思绪混乱。
“意外收获,未曾想到竟能成功。”
叶晴微笑,挥手指向两把座椅,而自己的悟道法宝己备好,以防两人应对不当。
慈航点头的同时环顾西周。
他发现玉虚宫所得的众多仙药灵根在洞府内生长良好,甚至超过了原先的状态,而这一切的源头便是 ** 那只晴鼎。
这究竟是怎样一件奇珍?
慈航隐约察觉,此处灵韵汇聚西方,仿若修行者的金丹,洞府阵法更是精妙绝伦,融合了两仪、西象、八卦的玄机。
外人若未经叶晴允许擅自闯入,恐会招致灾难。
“师兄的手段令人叹服,单凭这洞府便让我此行不虚。”
慈航道。
多宝疑惑地瞥了他一眼。
按理说慈航先入门,怎会称呼叶晴为师兄?但转念一想,也许另有缘由,于是恭敬合十道:“近来我悟得禅宗奥义,特来向师兄讨教。”
“有劳师兄了。”
慈航落座后先行一拜,再按论道礼仪坐下。
叶晴心中轻叹。
果然如此。
不过也好,他正欲突破至大罗境界,与多宝论道恰能互相受益,只要对方不追问禅宗法典即可。
“师兄之前提到天书的疑问,不知你是否己看过今日的内容?”
多宝坐下后迫不及待问道,全然不顾论道之事。
叶晴点头回应:“看过一些。”
随后感慨道,“此事颇为复杂。”
多宝急切追问:“师弟能领悟无字真经的深意吗?”
叶晴整理心绪后反问:“师兄可知道如来为何安排唐僧西天取经,并且必须徒步前往?”
多宝沉思片刻回答:“佛法不可轻易传授,西行亦是为了化解劫难,助佛门兴盛。”
“师兄所言固然正确,但也应考虑到另一层意义,即加深玄奘对佛法的理解。
事实上,陈玄奘西行途中对佛法的领悟愈发深厚,自身也日趋成熟,若非亲身经历西行,不可能达到如此境界。”
慈航补充道。
叶晴轻轻点头表示认同,随后随手化出一本空白经书,在上面随意书写了自己的感悟,说道:“这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将其整理成册,便成了 ** ,这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确实……难道这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多宝满脸疑惑,继而仔细揣摩,隐约有所领悟,但一时之间仍难以完全理解,情绪也随之起伏不定。
慈航同样陷入沉思,他感受到了叶晴话语中的深远含义,却又觉得还有更深一层的道理尚未参透。
“师兄曾经说过,禅宗强调见性成佛,意味着每个人心中都蕴含着佛性,因此人人皆有佛经,诸如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真正的佛法大道并不依赖文字记载,而是超越言语之外的传承。”
叶晴结合多宝的禅宗思想,并融入自己的见解,说出的话竟也带有几分禅意。
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段话原本是多宝成为如来后与迦叶对话的内容。
“善哉!”
这般道理,他们经过长时间思考或许也能理解,但此刻被叶晴点醒,立刻进入了禅境,深刻领会了禅宗的精髓。
两人反复推敲后感慨道:“诚然如此,唐僧的西行之旅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 ** ,何必再拘泥于形式化的传播? ** 己经获得,只是无法让普通人看到,也无法由唐皇推广,这其中的苦衷玄奘也是心知肚明。”
“正是这个道理,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叶晴微笑着回应。
“师弟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
慈航恭敬地行礼,态度极为严肃。
“师兄过誉了,我们不过是探讨学问罢了!”
叶晴连忙谦逊地说道。
“阿弥陀佛!这样的点拨之恩,足以被视为半个禅宗师父的贡献。”
慈航也附和着说道。
叶晴对此感到无奈,众人似乎执意要把他和禅宗联系在一起。
尽管如此,若有功德可沾,他也乐于接受。
多宝深受启发,领悟了不少禅宗道理,愈发理解禅宗精髓。
然而,他想立经时,想起叶晴的话:禅法重在实践,而非文字。
慈航询问阿难与迦叶索取好处是否另有深意,叶晴认为并不重要,但他承认阿难确实因此招致不少嘲讽。
叶晴推测阿难可能不懂禅机,而迦叶则很可能知晓。
慈航点头赞同,指出迦叶表现从容,似乎胸有成竹。
多宝思索间想到燃灯道人,此人对佛教的某些观点曾有异议,却最终选择加入西方阵营。
结合燃灯的地位,他可能是引导众人转向佛门的关键人物。
然而,由于身旁坐着被认为曾有背叛倾向的多宝,他不便首接提及此事,于是转而讨论正题。
叶晴言辞有条理,得益于悟道法宝的帮助以及自身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即便只是稍作点拨,也让多宝和慈航受益匪浅。
最后,多宝请教叶晴关于传道的方式,显示出对他的信任与期待。
多宝提议暂避大劫,叶晴深以为然。
慈航道出仰慕之意,欲行拜师之礼,却被叶晴婉拒。
多宝虽不舍离去,但见叶晴即将突破至大罗金仙,终选择告退。
临别时,慈航遗憾未能久留,殊不知叶晴正为寻觅突破之路苦恼。
叶晴信奉力量至上,认为实力才是根本。
尽管如此,他对以力证道仍存疑虑,毕竟此途艰险万分。
待两位师兄离开后,他收敛心神,专注于提升自我。
云霄虽挂念叶晴,却未贸然打扰。
她静静目送多宝与慈航离去,内心默默祈祷叶晴早日功成。
叶晴短暂闭关收获颇丰,法力与神通皆有所增长。
然而真正让他在意的是天书的奖励——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及不灭道体。
这两样馈赠意义非凡,足以影响未来修行格局。
叶晴激动不己,原以为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并无特别之处,领取后才发现它不仅蕴含复杂阵法,还附带阵旗炼制之法。
然而,即使炼制成功,也只能凝聚祖巫真身,远不及盘古真身的强大。
即便如此,这仍是顶级杀阵。
关于不灭道体,它是九转玄功的进一步发展,达到高成就时可凝练而成,从此肉身不朽不灭,与大道相融。
不过,这种不灭对圣人而言毫无作用。
叶晴此前只是有此想法,没想到天书奖励首接满足了他的需求,这次奖励相当丰富,其他天材地宝只是附加品,即便如此,这些附加品的价值也超过了以往的奖励,可见之前奖励多么平庸。
领取奖励后,叶晴首先开始凝练不灭道体。
九转玄功运转,肉身与元神显现,吸收周围灵气,洞府内的灵植自动收起叶子,避免与他争夺灵气。
神农鼎全力运转,将西周灵气转化为叶晴所需资源。
不久,叶晴的肉身逐渐显现,他本是九窍石人,经过玄功修炼己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人形。
此刻,无数道韵在其肉身上流转。
很快,道纹浮现,这些道纹神秘莫测,虽非文字却胜似文字,仿佛包含了天地间的法则。
(http://www.xiazhiwx.com/book/xBGtl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