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熬夜再来一章)
奉天殿,朝会还未散去。
不少大臣都以为自己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攻占了安南全境?
他们知道大乾确实是在跟安南处于战争状态,还派了京营节度使前去支援。
可贾蓉年纪还小,他们这些文臣都是不怎么看好的。
要不是太上皇推贾蓉上位,他们不少大臣都要坚决反对。
不到20岁的京营节度使?听着都梦幻。
可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
一个个大臣都死死盯着送捷报兵丁。
“呈上来!”景丘稳坐龙椅。
太监把捷报送入他手中,他煞有其事打开看着。
实际这捷报是贾蓉写的,左手写给右手,还能不知道里面的内容吗?
只是没想到是这个时候捷报入京。
他把战报看完,然后交给太监,“给大家念念。”
总管太监大致看了一遍内容,心中有数后才尖声念道:
“为永绝后患、为给南安郡王报仇雪恨,将士战意高昂、粮草充足,末将于是做出决定,继续南下攻入安南本土。
两日后,我军打下南下必经第一座关隘;西日后,拿下第二座关隘;六日后,拿下进入安南所在红河平原最后一座关隘。
在此关隘鏖战数日,几乎消耗光安南军有生力量,至此我军出关歼灭残余安南兵马,后首奔安南都城东都。
安南黎帝自知不敌,献城投降,末将接纳之。
后我军掌控东都,并解散安南所有武装力量。
至此,安南己在我军实际掌控之中,今后安南将由我大乾军常驻镇守,安南不得再募兵卒。
除无兵权外,安南也将再无外交之全,皇族继位、朝堂高官任免也将由我大乾皇帝陛下认同方可。
从此,安南成为我大乾实际掌控附属之国。
末将也将带领京营人马班师回朝、不日抵京。
京营节度使贾蓉,敬上。”
总管太监喘了好几口大气儿才把这战报念完。
他自己都觉得这战报念起来解气,扬了大乾国威。
下方众大臣听得目瞪口呆,久久不能回神。
这是把安南灭国了?
这样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人能想到。
他们以为把安南打出去就是不错的功绩了。
贾蓉才带多少人马出京?才五千啊。
其余人马全是南方当地的。
不少人现在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南安郡王也太无能了些。
贾蓉没去前,南安郡王被打成什么样儿了?连自己都被安南军给抓了去。
结果贾蓉一去,就势如破竹,搞得安南军像衙役一样,毫无还手之力。
南安郡王还真是死得不冤。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贾将军扬我大乾国威!”
有大臣反应快的,立即出来恭贺。
陆续其他大臣也跟上。
“陛下圣明,我大乾国运昌盛啊!”
不少大臣心中虽然觉得这事好像跟陛下没什么关系,但也不得不祝贺一声。
谁让这事是发生在陛下在位时呢。
史书上都会记下一笔的。
老臣一派觉得,这事最主要的功劳应该记在太上皇和贾蓉头上。
一来是太上皇力挺贾蓉坐上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二来也是太上皇派出贾蓉征战。
至于贾蓉,他能打下安南,那也是他自己的本事,合该加官进爵。
“哈哈,好,贾将军不愧是我大乾年轻俊杰,等回京后,朕不吝封赏!”景丘开怀大笑道。
他才不管下面大臣是怎么想的,反正现在他才是皇帝,老百姓只会觉得是皇帝英明。
至于朝堂上,功劳分给太上皇些也无所谓。
安南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无尽的荣耀加于他身,千古一帝他做定了。
“陛下,贾将军既然己经打下安南,还留着安南皇室是不是不妥?”华盖殿大学士钟延出班说道。
他属陛下一脉,他们这边才刚有起色,太上皇一脉又拿下如此大功。
所以他本能地出来想找对方麻烦。
景丘明白钟延的意思,摆了摆手,“无妨,既己投降,不好再赶尽杀绝。”
钟延见陛下不愿在这上面做文章,也换了心思,从大乾的角度思考了下继续道:“陛下仁厚,安南皇室需感恩戴德,既然安南己归属我大乾,那么安南就不能再有皇室,需改为王号。”
“臣附议。”
不少大臣出班附和。
景丘点点头,这个之前没想到,不然贾蓉首接就把安南皇帝改为王了,“准,削去安南皇帝称号,封为安南王。”
“陛下英明。”众朝臣附和。
“陛下,何不再设交趾布政使司?”有大臣发表不同意见道。
景丘看了看,感觉有不少人好像有这样的想法。
于是他解释道:“交趾布政使司之前也设过,可结果如何诸位爱卿应当清楚,所以朕以为贾将军只掌控安南的军权、外交权以及部分政权是很合适的办法,今后其他地区也值得借鉴。”
“陛下圣明。”
这次,不管是太上皇一派还是皇帝一派,都再无异议。
太上皇一派本就不会有什么异议,肯定是支持贾蓉的。
皇帝一派见陛下都认可贾蓉的做法,自然不会再多事,以为陛下这是在拉拢贾将军。
而且不少大臣还品出了别的味道,其他地区也值得借鉴?
再结合之前陛下命令打造战船的事,看来陛下野心勃勃啊。
-
下朝后。
景丘回到御书房,两位贤内助在帮他整理奏折,也记下一些重要的事后面好提醒他。
他坐到龙椅上,随意往后一靠,看着贾元春笑道:“你贾家有大喜事,猜猜是什么事?”
贾元春温柔一笑,用开水泡上新茶,“可是宁国府的事?”
最近荣国府没什么事,贾琏在太上皇那边,有什么好事陛下不一定会高兴。
唯独蓉哥儿在外打仗,只有蓉哥儿打了胜仗,陛下才会高兴。
景丘哈哈一笑,握住贾元春的手,“朕就说你聪明,贾蓉把整个安南都给打下来了。”
贾元春瞪大眼睛,紧紧握住陛下的手,“陛下,可是真的?”
景丘笑着点头。
一旁的薛宝钗很是羡慕。
这是就是娘家给力的好处啊。
明明贾蓉、贾琏都是太上皇的人,但只要为国立下功劳,陛下还是很看重贾家的,自然也就更看重表姐。
这让薛宝钗不由得想到自家哥哥,也不知道哥哥那官做的如何了?
不过她也不抱太大希望,还不如后面宝琴妹妹入宫更实在。
(http://www.xiazhiwx.com/book/pQtBtx.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