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37章 中西激荡

小说: 血色玉印   作者:兰小迪
夏至文学 更新最快! 血色玉印 http://www.xiazhiwx.com/book/TQG0lp.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连几天秋雨,潮气渗进林氏医馆的雕花窗棂。

米勒医生摘下金丝眼镜,用精致的手帕擦拭镜片。

之前他蓝灰色的眼睛里满是傲慢与不耐,但现在回想起和徐老太医一起为轩羽会诊的这段日子,他不得不放下自己的骄傲。

作为伦敦医学院最年轻的神经学博士,他受唐金毅和英国医学协会委托,前来 “指导” 裴轩羽的脑部康复治疗。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场展示西医先进技术的差事。

“裴小姐的脑电波异常,需要加大镇静剂剂量。”米勒一脸凝重地用带着伦敦腔的中文对助手说道,同时眼睛紧紧地盯着面前那台精密的脑电监测仪。

屏幕上不断波动的曲线让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站在一旁的徐老太医却显得颇为淡定。

他慢慢地捻着那雪白的胡须,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洋大夫,莫急莫急,轩羽这孩子的病你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当年不也是你帮忙给治好的嘛。这病啊,得从根儿上治才行。”

米勒闻言,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回应道:“从根儿上?徐老您该不会是想用那些树皮草根之类的东西来给裴小姐治病吧?现代医学讲究的可是精准的药物配比和科学的治疗方案,可不是中医那些玄之又玄的理论能比的。”

他的话音刚落,医馆内的那些老药工们便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阵不满的嘟囔声,显然是对米勒这番话有所异议。

然而,徐老太医却只是微微一笑,似乎并不打算与米勒争辩,只是不再言语,静静地看着他继续操作。

之后的治疗却让米勒陷入了困惑。

连续一周,按照西医方案加大剂量的镇静剂,不仅没能控制裴轩羽的意识波动,反而让她越发虚弱。

米勒盯着病历本,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心中的不安逐渐蔓延。

“不可能,这在伦敦的临床实验中明明是有效的。” 他喃喃自语,镜片后的眼神充满了焦虑。

就在米勒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徐老太医终于决定出手相助。

只见老人不紧不慢地从随身携带的药箱里取出一盒银针,然后将其放在酒精灯上轻轻地炙烤着。

当银针被烤至微微发红时,徐老太医迅速而准确地将它们刺入裴轩羽头部的几个关键穴位。

随着银针的不断捻动,奇迹发生了——原本紧皱着眉头、满脸痛苦的裴轩羽,竟然慢慢地舒展了开来,他那原本剧烈波动的脑电波也逐渐趋于平稳。

米勒见状,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他简首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这一幕。

他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呆呆地站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然后,他带着不敢相信的眼神凑上前去,仔细观察着徐老太医的每一个动作和手法,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这……这怎么可能?”

面对米勒的质疑,徐老太医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他继续熟练地施针。

同时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洋大夫,你有所不知,中医讲究的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人体就如同一个复杂的网络,经络便是其中的通道,而穴位则是这些通道上的关键节点。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轩羽的病,是意识在体内乱窜,堵住了经脉,就像河道被淤泥堵塞,光靠药物压制可不行,得把淤塞疏通喽。”

米勒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心中的傲慢开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医的强烈好奇。

裴轩羽在米勒和徐老太医的调理下,渐渐对自己的“感应力”可以有所掌控。

康复后,米勒迫不及待地翻看她在西域探险期间的医疗记录。

泛黄的纸页上,详细记载着用银针缓解高原反应、治疗寒症的案例。

“在极端环境下,这些银针比任何药物都有效。” 裴轩羽的记录让米勒震撼不己,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医学角度。

那些被他曾经视为 “迷信” 的中医理论,此刻却展现出惊人的实用性。

米勒独自坐在医馆的客房里,回想起这次来西林的治疗经历。

他翻看着从英国带来的医学书籍。

窗外的秋雨敲打着芭蕉叶,他的思绪却飘回了童年。祖母常年被慢性病折磨,伦敦最好的医生也束手无策,最终在痛苦中离世。

那时的他就发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攻克这些医学难题。

而现在,中医 “治未病”“调和阴阳” 的理念,似乎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或许,医学不该只有一种答案。” 米勒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

他决定放下偏见,深入学习中医。

当他向徐老太医提出拜师的请求时,老人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啊,洋徒弟,就怕你吃不了这苦!”

拜师仪式当天,林氏医馆门前张灯结彩,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米勒身着崭新的长衫,郑重地向徐老太医行三拜九叩大礼。

这一幕被《西林晨报》的记者拍了下来,次日,头版头条 “西医博士拜入中医门下,文化碰撞引热议” 的标题格外醒目。

消息传回英国,伦敦医学院炸开了锅。

院长在电话里暴跳如雷:“米勒,你简首是在胡闹!你这是有辱学院声誉!立刻给我回来!”

医学期刊上,一篇题为《巫术还是科学?论中医的荒谬性》的文章引发了激烈论战。

西方医学界对米勒的行为嗤之以鼻,嘲讽他 “被东方迷信迷惑了心智”。

在西林市,争议同样激烈。

留洋归来的西医们在医学会上公开质疑:“解剖刀都没摸熟,就学扎针?中医不过是经验主义的产物,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而老药铺的掌柜们则拍手称快,在柜台前向顾客炫耀:“瞧瞧,连洋人都知道咱们中医的好!”

面对各方压力,米勒却异常坚定。

他每日清晨跟着徐老太医辨认草药,沾满泥土的手指认真地记录着每味药材的特性。

深夜,油灯下,他戴着圆框眼镜,在逐字逐句钻研《黄帝内经》,遇到不懂的地方,便虚心向医馆里的老药工请教。

“裴小姐脑部康复的奇迹,就是中医科学性的最好证明!” 每当有人质疑,米勒就会推一推眼镜,用带着伦敦腔的中文大声回应。

他的眼神中,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傲慢...



    (http://www.xiazhiwx.com/book/TQG0lp.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
夏至文学 有求必应! 血色玉印 http://www.xiazhiwx.com/book/TQG0lp.html 全文阅读!夏至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