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1章 ,公知2

夏至文学 更新最快! 四合院:我有人工智能 http://www.xiazhiwx.com/book/T0JTxT.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如果计算总的碳排放量,我们位居第一,但按照人均碳排放量,已经算得上很节俭了,所以丁院士的提议一点都不过分。

但柴静直接打断他,说出那句经典疑问:

“那他会觉得说,我们是个人口大国,你这么一乘的话那个基数太大了。”

丁院士的情绪有一点起伏,同样打断了柴静:

“那我就要问你了,我们是不是人?

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同样一个我们就应该少排?

你是以国家为单位算的,还是以人均单位算的?”

柴静的回答是:“也可能他会觉得说,现在常规的算法,都是以国别计算的。”

柴静在采访中很喜欢用[那也会有人这么说]、[可能他会说]、[但大家会这么觉得]等口吻来提问。

实际上这就是柴静的内心真实想法,不必太过谦虚。

丁院士反驳:“摩纳哥有多少人,我们中国跟摩纳哥比行不行?还讲不讲理了?”

柴静解释:“他现在提出一个概念,我不管你是人均,还是贫富,只以碳排放大国为界限。”

丁院士继续强调:“我可以承认我是碳排放大国,那你给我们一个数,我们能排多少?

如果我们是一样的行不行?根据G8方案,27个发达国家取走44%,它多少人口,11亿人口。

余下的55亿人口分56%的蛋糕。你说公平不公平?你问问默克尔本人,这个方案公平不公平?”

丁院士的反驳简单有力,而且举的例子客观,柴静已经没办法说下去。

于是再次拿立场论说事:“您现在是直接指责IPCC?”

丁院士不像钱教授那样否定,直接承认:“为什么不能指责?科学就是可以批评的。

既然你承认你是科学,你就得经受得住人家的批评,我在《科学》写的文章,我直接批评IPCC。”

柴静反问:“而且我看到您的措辞,其实是很激烈的,有这么严重吗?”

丁院士解释了这种严重性:“假如告诉你,我们从2020年以后,每年花一万亿人民币,去买二氧化碳排放权,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公平不公平?”

如果按照正常的台本和引导式采访,又或者紧扣节目的主题。

那柴静完全可以回应丁院士,说这样确实是不公平的。

也就是说,柴静无论以怎样的话术采访,是逼问还是激将都没问题,最后的总结立场,都应该是[我们,是[我们该怎么去做]。

而不是完全站在丁院士的对立面,从始至终没有改变立场。

给我的观感是,这已经不是采访节目了,柴静也不像是一个主持人。

而是一位和丁院士打擂台的辩手,辩题是《华夏是否同意IPCC的减排计划》,请给出理由。

在丁院士反问:“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公平不公平”时。

柴静依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过来质疑:

“科学家在谈论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比较激烈的、带有情绪色彩的的字眼,这样是否合适?”

丁院士没有否认这一点:“你批评他们的方案不公平,他们是不会理你的,所以我必须用非常激烈的语言,引起别人的重视。”

接着,丁院士又谈到自己在气候会议上的发言:“如果要我对政府建议,华夏应该制定一个雄心勃勃的长期排放承诺。

从1990年到2050年,我们的人均排放量坚决不超过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的80%,不管你怎么减排,我都要比你少,并且我一定要做到。”

面对这种挑不出毛病的观点,柴静又从政治角度来挖陷阱:“您原来是研究古气候的,一直是相当专业的科学家。

实际上这次气候谈判,您一直是在做政治解读,甚至提出很多方案和策略,别人也许会对您的身份提出一定疑问,觉得适当还是不适当?”

丁院士确实是科学家,但他还是气候大会的国家专家代表,代表华夏和各国展开讨论和交涉。

而且这种气候大会,由于涉及到能源分配和各国的蛋糕利益,本身就有浓厚的**氛围。

柴静故意忽略了这点,直接指出丁院士的观点不科学,这次谈判也很不专业,一直在做某些解读。

到这里,丁院士的语气也稍微冷淡:“你就说,我搞科学研究的,就不应该去了解后面的政治?”

柴静解释:“这倒不是,他们可能会觉得科学家甚至不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应该在人类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去制定方案。”

这里,柴静的整个核心立场已经很清晰了:

气候会议明明已经达成一个人类共识,为什么谈判还会如此艰难。

就是因为其它科学家是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谈判,只有华夏科学家是在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丁院士的回答铿锵有力:“我没有否定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发展国家的利益,保证发展国家,保证联合国的千年发展计划落实,这难道不是人类的利益吗?

这是国家利益吗?这是个人利益吗?我从来没有这么想。”

真正的话术交锋,就是你站在人类的角度,我也站在人类的角度。

另外院士已经点出了柴静的思想问题:如果科学家是为人类的共同利益谈判,为什么不将我们包含在内?

这和前面的人是不是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柴静没有接下这套话术,就只能从[气候问题越耽误会越严重,的角度发问:[假如像您所说的,现在这个方案,发达国家不接受的话,如果它这么拖下来,几年后会不会情况变得更糟了?]

丁院士露出笑容,也是整个节目的精华总结:

“我很乐观,我是地质学家,我研究几亿年以来的环境气候演化。

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同拯救地球没有关系,地球用不着你拯救。

地球温度比现在高十几度的时候有的是,二氧化碳比现在高10倍的时候有的是。

地球都是这么演化过来,毁灭的只是物种,毁灭的是人类自己,所以是人类如何拯救人类,不是人类如何拯救地球。”

到这里采访就结束了。



    (http://www.xiazhiwx.com/book/T0JTx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
夏至文学 有求必应! 四合院:我有人工智能 http://www.xiazhiwx.com/book/T0JTxT.html 全文阅读!夏至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