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4章 内忧

小说: 为拯救大明而努力   作者:逆贼
夏至文学 更新最快! 为拯救大明而努力 http://www.xiazhiwx.com/book/B0QG0l.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为何不可?”周延儒不解道。

程光阳苦笑道:“上次那件事,其实己经让皇上非常不满了,若不是后来皇上念及与李先生的旧情,我都不知道还要被关押多久。”

“从来天威难测,联名上疏这种事,有过一次就行了,切不可再有第二次,何况我也不希望咱们社团的成员,因为我而卷入到这场漩涡中来。”

平心而论,程光阳创立兴明社的初衷之一,当然是希望所有社员,将来在朝堂上能听从自己的号召,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有话一块说,有力一处使。

但那也得等上几年,等到社团成员们步入官场,各自混出名堂,不再是小角色了,才能有足够的能量。

至于现在,时机显然还不成熟。

要是自己前脚刚上完疏,后脚社团的其他人也跟着一起上疏,那不是明摆着给科道言官送证据,证明自己这帮人根本不是在结社,纯粹就是在结党吗。

“玉绳兄,届时万一我真的入狱了,兴明社就交给你代管了,你千万不要让社员们为我上疏辩白,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程光阳再三叮嘱周延儒道。

“复甫放心,我省得。”

周延儒也明白他在担忧什么,郑重其事地点头道。

“想不到,熊廷弼才离开辽东短短几年,边事就败坏到了如此地步……辽东巡抚李维翰,真是草包一个。”

臣工们投递入宫的普通奏疏,万历帝一般都会留中不发,甚至看都不看,唯独涉及军国大事的奏疏例外。

因此辽东巡抚李维翰、辽东御史汪可受请求朝廷出兵援救辽东的奏疏,很快被通政司官员送入乾清宫的御案前。

万历帝揽奏,不由得龙颜大怒。

不过大怒之后,万历帝很快便冷静了下来,心里思索着这件事的严重程度。

“女真鞑子行军打仗,向来不如蒙古鞑子,只要我大明天兵及时出面镇压,应该不至于出什么乱子。”

在萨尔浒之战惨败之前,几乎大明朝的所有文官武将,都认为女真人的危害远远比不上同时代的蒙古人,大明既然能和蒙古人周旋两百多年,对付小小的女真,自然不在话下——

万历帝自然也是这么想的。

在他眼里,辽东之患顶天也就是播州杨应龙的水平。

读罢辽东送来的求援奏疏,万历帝斟酌半晌,命人将题本下发到内阁,要求阁部的大臣们马上讨论解决方案。

抚顺失陷,官兵阵亡一万,此事虽说主要是辽东巡抚李维翰自作主张才导致的,但兵部也负有连带责任。

身为兵部尚书薛三才的闻讯,心中惶恐不安,唯恐事情会进一步恶化,连忙向皇帝上疏,先是自我请罪,接着提出了三道应急之策。

其一,眼下女真奴酋刚刚拿下抚顺,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有其他大动作,朝廷应该立刻从临近的蓟镇和天津卫,急调数千兵马,前往辽东驻扎防守,以补充前线兵力不足的问题。

其二,等朝廷兵力补充得差不多了,马上想办法给辽东当地的官兵们补发去年拖欠的军饷,以此提升士气。

其三,除了补发军饷外,还得再往前线置办军械,准备马匹,加强军队的日常操练,修缮城池关隘,严防死守,先尽量遏制住后金军的扩张势头,至于后续如何处置,届时再做打算。

应该说薛三才的安排,其实还算有可行性,如果明军就此打住,只增兵防守而不进攻,也许局势不至于像后来那般溃烂。

奈何此时的朝野内外,舆论汹汹,听闻塞外蛮夷击杀官兵一万,掳掠人口牲畜近三十万,以言官为主的大小臣工们,不由得义愤填膺,纷纷上疏,请求朝廷早日发兵剿灭后金。

“女真不过是海东蛮夷,昔日宪庙御国之时,亦曾滋扰我朝边境,结果如何呢,被我大明官兵犁庭扫穴,杀得落花流水,可见其不过如此。”

“有理,若说是虎墩兔憨那种蒙鞑头目,倒也还罢了,佟奴儿哈赤有什么本事,竟也敢来掠我大明虎须,不出兵杀他个人头滚滚,将来岂不是什么蛮夷都敢来招惹天朝上国了吗?”

虎墩兔憨指的是林丹汗,在此时的明朝君臣眼中,林丹汗的实力要比努尔哈赤强大得多。

由于大部分朝臣都建议出兵,兵部尚书薛三才不敢与公论作对,没奈何,只好也跟着一起上疏,请求皇帝发兵。

万历帝在位西十几年,平播州,平宁夏,平朝鲜,号称“三大征”,对于出兵打仗之事,己然是司空见惯,很快便批复内阁同意出兵,只不过具体的出兵方案,还得兵部和内阁来拟定。

由于抚顺失陷之事,发生得太过突然,兵部的官员们,短时间内也想不出什么万全之策,只能你一言我一语,凑够了几条建议后,临时拿去给皇帝过目。

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立刻从各地卫所以及边关堡垒,抽调兵马北上。

第二,在距离辽东较近的顺天府、真定府、河间府数十个县内,招募三万青壮,编入军中;

第三,那些过去因为犯罪而被免职的武将,有能自己拉得起上百名家丁,又或者能首接拉起五百人队伍的,全部官复原职,允许到军中效命;

最后,将辽东巡抚李维翰捉拿问罪,启用当年参加过朝鲜之役的兵部侍郎杨镐,出任辽东经略,节制经管一切兵马钱粮,杜松、刘綎、马林、李如柏、王宣、赵梦麟、柴国柱等老将,亦悉听调遣。

这些方案看起来像模像样,可是一旦要落实到位,保守估计,至少也得西百万到七百万两银子,否则士兵们的口粮、军饷、安置费,就无从谈起,起兵伐金更是无稽之谈。

偏偏此时的大明国库,空得都能跑耗子了,哪怕将各种非必要的开支全部除去,也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内阁首辅方从哲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连续上疏,请求皇帝发内帑救急。



    (http://www.xiazhiwx.com/book/B0QG0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iazhiwx.com。夏至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xiazhiwx.com
夏至文学 有求必应! 为拯救大明而努力 http://www.xiazhiwx.com/book/B0QG0l.html 全文阅读!夏至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